新闻动态
联系我们
华域医疗科技(武汉)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13628688034
客服QQ:3614418248
地 址: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SBI光谷创业街1栋501
盆底肌康复=骨盆修复?别再被忽悠了!小心做错伤身体!
来源:admin浏览量:46发布时间:2024-08-23返回上级
最近小编发现一个现象,部分“宝宝”的脑袋里似乎有这样一个逻辑链:
产后漏尿/松弛=盆底肌损伤→需要做盆底肌康复

盆底肌康复=骨盆修复
所以,如果没有出现类似的症状,就不必在意;或者有类似的症状出现,可以去美容院做做手法,修复一下骨盆就可以了。
作为过来人的小编要告诉你:要不得,要不得,这个想法十分要不得哦。首先,没有症状并不代表盆底肌没问题,其次,盆底肌康复和骨盆修复绝对不是一回事!
接下来,就给大家讲讲其中的问题吧。
01
—
盆底肌康复≠骨盆修复
很多美容院的骨盆修复是个伪概念!
无论是中医正骨还是美式整脊,都是专业医学技能。相关从业者,首先要走行医资格,然后在医学老师的指导下,经过系统学习和长期严格训练,并通过专业考核。这样才能最大化保障求医者的生命健康,没有相关背景及资质的人去“修复骨盆”,万一把骨盆推移位了,后果很可怕。
此外,很多妈妈在产后都会觉得自己的胯变宽了、屁股变大了,就觉得是骨盆出了问题,该做所谓的“骨盆修复”了。
其实,绝大多数情况下,这些变化是一过性和生理性的,是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结果,一般6个月后会逐渐恢复,并不需要“徒手整骨”之类的人为干预。如果耻骨联合分离迟迟没好,或者已经影响了走路,则必须要到医院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治疗、康复。
而盆底肌康复确实一件很必要的事。但想要明白其中的道理,还得先来了解一下盆底肌的组成及功能。
02
—
盆底肌的组成及功能
从组成上看:
盆底肌是一个功能整体,也就是说,它不是一块肌肉,而是一整个肌肉群。
这个肌肉群由3层肌肉及筋膜、韧带等共同组成。它们低调、静默,我们很难感知到它的具体位置。
从作用上看:
盆底肌处于盆腔最底部,且最前端连接耻骨,最末端连接尾骨,就像一只有力的手掌,既封住了骨盆出口,又托起了子宫等内生殖器、膀胱及直肠等盆腔脏器,同时还控制着尿道(排尿)、阴道(性行为)、肛门(排便)的收缩与松弛。
来,让我们为默默奉献的小可爱·盆底肌比心,它应该是被我们珍视的崽。
(盆底肌)
PS:小编还给大家找了个视频,可以更直观地感受下盆底肌的位置和功能。
03
—
盆底肌功能损伤的原因
这么低调勤劳的崽,居然也会受伤!究竟是谁下的黑手!
其实,导致盆底肌功能损伤的“黑手”很多,其中头号危险因素就是妊娠和分娩。
除了这两个之外,以下危险因素也不容忽视:
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
长期负压增加
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
肥胖导致的结构功能受损
也就是说,不止已育女性会有损伤,其他年龄段的女性同样面临这个问题。
据统计,45%的女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功能障碍,高达90%的女性性生活质量不高(阴道肌肉不会合或不能收缩),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(阴道前/后壁膨出、子宫脱垂、压力性尿失禁等)的发生率更是高达30%。
04
—
该怎么办呢
首先,就是要重视检查。
对于新妈妈来说,一定要重视产后42天体检,这个时候医生会对新妈妈的盆底功能进行评估,并对需要治疗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建议。
如果你错过了产后42天体检,或者已经有症状,如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(阴道松弛、前后壁膨出等)、尿潴留、尿失禁、便秘、粪失禁等,也应尽快付诸行动,及时评估盆底功能,如有异常早治疗。
注:阴道松弛一般是外阴或者阴道的地方会有下坠感,或者有“阴吹”表现。凡是生过孩子的女性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、雌激素下降的女性,都易发生阴道松弛。
除了新妈妈,有以下情况的女性也建议就医,评估盆底肌功能:
性生活不协调者(盆底功能障碍导致性冷淡、性交痛、性唤起障碍等)
慢性盆腔痛者
反复阴道炎、尿道炎患者(由于盆底松弛、阴道口开放引起反复感染)
围绝经期女性(盆底保健及治疗)
其次,防患于未然。
建议女性朋友,日常有计划地进行盆底肌训练,比如,凯格尔运动。
05
—
凯格尔运动
不论对日常想要加强盆底肌锻炼、还是想要自我康复的人来说,凯格尔运动都很有效。
大家可以选择在床上或者地上,找个舒服的姿势平躺着做。先收缩盆底肌5秒,然后放松盆底肌10秒,重复10次算一组。一天练习3~4组。
(凯格尔运动)
不过,做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:
重点1:坚持营业
坚持才能出效果,3个月,半年,更久,请你坚持。
重点2:找准发力位置
运动时如果腹部发酸,说明发力位置错误。
寻找发力位置的方法有两个:
1:憋小便的那股劲,想象在小便的过程中,用盆底肌群去夹断你的小便。但是,不能拿憋小便练习哦。
2:将手指轻轻地按压在耻骨上方小腹的位置,然后收缩盆底肌,若手指感到肌肉收缩,则动作到位。
重点3:动作配合呼吸
收缩时吸气,放松时呼气。
重点4:巧用工具
做凯格尔运动时可以配合使用凯格尔球(阴道哑铃),将其至于阴道中,帮助找准位置并协助用力。使用时,一是选准型号(搞不明白就咨询);二是要注意消毒,预防感染等。
重点5:日常防护很重要
如果盆底肌有损伤,那么日常生活上也应防范,比如向下屏气的动作就要减少,如提重物,便秘的时候要拼命的使劲等。
重点6:不盲目自信,适时就医
自我康复虽然比较方便,但如果自己拿不准或者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,最好还到妇科或产康门诊,让医生来评估,然后再根据具体结果选择治疗方式。必要时,医生会结合阴道内点阵激光、生物电刺激手术等方法来改善盆底肌功能。
除了盆底肌,腹直肌的问题同样值得大家关注!要知道,产后腹直肌分离可不仅仅是看起来“肚子大”这么简单,更是和产后腰腿痛、骨盆前倾等很多问题息息相关。需要在产后及时评估分离状况,并做好康复运动和康复治疗。更多腹直肌相关的问题,李晔医生在之前的节目里已经讲过啦,赶紧戳链接了解吧~
产后漏尿/松弛=盆底肌损伤→需要做盆底肌康复

盆底肌康复=骨盆修复
所以,如果没有出现类似的症状,就不必在意;或者有类似的症状出现,可以去美容院做做手法,修复一下骨盆就可以了。
作为过来人的小编要告诉你:要不得,要不得,这个想法十分要不得哦。首先,没有症状并不代表盆底肌没问题,其次,盆底肌康复和骨盆修复绝对不是一回事!
接下来,就给大家讲讲其中的问题吧。
01
—
盆底肌康复≠骨盆修复
很多美容院的骨盆修复是个伪概念!
无论是中医正骨还是美式整脊,都是专业医学技能。相关从业者,首先要走行医资格,然后在医学老师的指导下,经过系统学习和长期严格训练,并通过专业考核。这样才能最大化保障求医者的生命健康,没有相关背景及资质的人去“修复骨盆”,万一把骨盆推移位了,后果很可怕。
此外,很多妈妈在产后都会觉得自己的胯变宽了、屁股变大了,就觉得是骨盆出了问题,该做所谓的“骨盆修复”了。
其实,绝大多数情况下,这些变化是一过性和生理性的,是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结果,一般6个月后会逐渐恢复,并不需要“徒手整骨”之类的人为干预。如果耻骨联合分离迟迟没好,或者已经影响了走路,则必须要到医院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治疗、康复。
而盆底肌康复确实一件很必要的事。但想要明白其中的道理,还得先来了解一下盆底肌的组成及功能。
02
—
盆底肌的组成及功能
从组成上看:
盆底肌是一个功能整体,也就是说,它不是一块肌肉,而是一整个肌肉群。
这个肌肉群由3层肌肉及筋膜、韧带等共同组成。它们低调、静默,我们很难感知到它的具体位置。
从作用上看:
盆底肌处于盆腔最底部,且最前端连接耻骨,最末端连接尾骨,就像一只有力的手掌,既封住了骨盆出口,又托起了子宫等内生殖器、膀胱及直肠等盆腔脏器,同时还控制着尿道(排尿)、阴道(性行为)、肛门(排便)的收缩与松弛。
来,让我们为默默奉献的小可爱·盆底肌比心,它应该是被我们珍视的崽。
(盆底肌)
PS:小编还给大家找了个视频,可以更直观地感受下盆底肌的位置和功能。
03
—
盆底肌功能损伤的原因
这么低调勤劳的崽,居然也会受伤!究竟是谁下的黑手!
其实,导致盆底肌功能损伤的“黑手”很多,其中头号危险因素就是妊娠和分娩。
除了这两个之外,以下危险因素也不容忽视:
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
长期负压增加
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
肥胖导致的结构功能受损
也就是说,不止已育女性会有损伤,其他年龄段的女性同样面临这个问题。
据统计,45%的女性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功能障碍,高达90%的女性性生活质量不高(阴道肌肉不会合或不能收缩),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(阴道前/后壁膨出、子宫脱垂、压力性尿失禁等)的发生率更是高达30%。
04
—
该怎么办呢
首先,就是要重视检查。
对于新妈妈来说,一定要重视产后42天体检,这个时候医生会对新妈妈的盆底功能进行评估,并对需要治疗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建议。
如果你错过了产后42天体检,或者已经有症状,如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(阴道松弛、前后壁膨出等)、尿潴留、尿失禁、便秘、粪失禁等,也应尽快付诸行动,及时评估盆底功能,如有异常早治疗。
注:阴道松弛一般是外阴或者阴道的地方会有下坠感,或者有“阴吹”表现。凡是生过孩子的女性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、雌激素下降的女性,都易发生阴道松弛。
除了新妈妈,有以下情况的女性也建议就医,评估盆底肌功能:
性生活不协调者(盆底功能障碍导致性冷淡、性交痛、性唤起障碍等)
慢性盆腔痛者
反复阴道炎、尿道炎患者(由于盆底松弛、阴道口开放引起反复感染)
围绝经期女性(盆底保健及治疗)
其次,防患于未然。
建议女性朋友,日常有计划地进行盆底肌训练,比如,凯格尔运动。
05
—
凯格尔运动
不论对日常想要加强盆底肌锻炼、还是想要自我康复的人来说,凯格尔运动都很有效。
大家可以选择在床上或者地上,找个舒服的姿势平躺着做。先收缩盆底肌5秒,然后放松盆底肌10秒,重复10次算一组。一天练习3~4组。
(凯格尔运动)
不过,做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:
重点1:坚持营业
坚持才能出效果,3个月,半年,更久,请你坚持。
重点2:找准发力位置
运动时如果腹部发酸,说明发力位置错误。
寻找发力位置的方法有两个:
1:憋小便的那股劲,想象在小便的过程中,用盆底肌群去夹断你的小便。但是,不能拿憋小便练习哦。
2:将手指轻轻地按压在耻骨上方小腹的位置,然后收缩盆底肌,若手指感到肌肉收缩,则动作到位。
重点3:动作配合呼吸
收缩时吸气,放松时呼气。
重点4:巧用工具
做凯格尔运动时可以配合使用凯格尔球(阴道哑铃),将其至于阴道中,帮助找准位置并协助用力。使用时,一是选准型号(搞不明白就咨询);二是要注意消毒,预防感染等。
重点5:日常防护很重要
如果盆底肌有损伤,那么日常生活上也应防范,比如向下屏气的动作就要减少,如提重物,便秘的时候要拼命的使劲等。
重点6:不盲目自信,适时就医
自我康复虽然比较方便,但如果自己拿不准或者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盆底功能障碍,最好还到妇科或产康门诊,让医生来评估,然后再根据具体结果选择治疗方式。必要时,医生会结合阴道内点阵激光、生物电刺激手术等方法来改善盆底肌功能。
除了盆底肌,腹直肌的问题同样值得大家关注!要知道,产后腹直肌分离可不仅仅是看起来“肚子大”这么简单,更是和产后腰腿痛、骨盆前倾等很多问题息息相关。需要在产后及时评估分离状况,并做好康复运动和康复治疗。更多腹直肌相关的问题,李晔医生在之前的节目里已经讲过啦,赶紧戳链接了解吧~
上一篇:骨盆修复,妈妈必须要知道的“真相”
下一篇:「骨盆修复」要做吗?怎么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