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联系我们
华域医疗科技(武汉)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13628688034
客服QQ:3614418248
地 址: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SBI光谷创业街1栋501
盆底肌分离的体能训练指南
来源:admin浏览量:发布时间:2025-09-08返回上级
盆底肌分离(盆底肌功能障碍)常见于产后女性或因长期腹压增大导致肌肉松弛,表现为漏尿、腰腹无力等症状。科学训练可帮助恢复盆底肌力量与弹性,以下为针对性体能训练方案:

一、基础盆底肌训练
1.凯格尔运动:
○仰卧或站立,收缩盆底肌(类似憋尿动作),保持3-5秒后放松,重复10-15次/组,每日3组。注意避免腹部、大腿肌肉代偿发力。
2.动态臀桥训练:
○仰卧屈膝,呼气时臀部抬起至肩髋膝呈直线,吸气缓慢下落(臀部不完全触地),15次/组,每日5组。强化盆底肌与核心协同作用。
二、进阶修复动作
1.四点跪位收腹:
○四肢撑地,吸气放松腹部,呼气时用力内收小腹(肚脐向脊柱贴近),保持5秒后放松,重复10次/组。增强盆底肌与腹横肌联动。
2.猫牛式瑜伽:
○四点跪姿,吸气抬头塌腰,呼气低头弓背收缩盆底肌,交替进行10次。促进盆底肌弹性与脊柱灵活性。
三、综合体能训练(产后3个月后逐步加入)
1.深蹲训练:
○双脚与肩宽,下蹲时收紧盆底肌,起身时缓慢放松,避免腹部过度用力。初期可徒手或持轻哑铃,10次/组,3组。
2.硬拉模拟:
○空手或持轻负荷,模仿硬拉动作(屈髋挺直背部),强调盆底肌与核心稳定,避免弓背。8-12次/组,3组。
注意事项:
1.训练前咨询:盆底肌分离严重者需先经医生评估,排除禁忌症。
2.避免负重与跳跃:产后半年内避免高强度负重训练或跳跃运动,防止盆底肌压力增大。
3.配合呼吸:所有动作均需配合自然呼吸,避免屏气导致腹压升高。
4.循序渐进:从低强度开始,逐步增加训练量与负荷,每周记录恢复进展。
黄金恢复期:
产后24小时至1个月为黄金修复期,重点进行盆底肌与腹直肌的基础训练;3-6个月为理想恢复期,可加入综合体能训练,重塑体态功能。
盆底肌恢复需长期坚持,建议结合专业指导制定个性化方案。同时,保持积极心态与充足休息,方能实现盆底肌力量与生活质量的双重提升。

一、基础盆底肌训练
1.凯格尔运动:
○仰卧或站立,收缩盆底肌(类似憋尿动作),保持3-5秒后放松,重复10-15次/组,每日3组。注意避免腹部、大腿肌肉代偿发力。
2.动态臀桥训练:
○仰卧屈膝,呼气时臀部抬起至肩髋膝呈直线,吸气缓慢下落(臀部不完全触地),15次/组,每日5组。强化盆底肌与核心协同作用。
二、进阶修复动作
1.四点跪位收腹:
○四肢撑地,吸气放松腹部,呼气时用力内收小腹(肚脐向脊柱贴近),保持5秒后放松,重复10次/组。增强盆底肌与腹横肌联动。
2.猫牛式瑜伽:
○四点跪姿,吸气抬头塌腰,呼气低头弓背收缩盆底肌,交替进行10次。促进盆底肌弹性与脊柱灵活性。
三、综合体能训练(产后3个月后逐步加入)
1.深蹲训练:
○双脚与肩宽,下蹲时收紧盆底肌,起身时缓慢放松,避免腹部过度用力。初期可徒手或持轻哑铃,10次/组,3组。
2.硬拉模拟:
○空手或持轻负荷,模仿硬拉动作(屈髋挺直背部),强调盆底肌与核心稳定,避免弓背。8-12次/组,3组。
注意事项:
1.训练前咨询:盆底肌分离严重者需先经医生评估,排除禁忌症。
2.避免负重与跳跃:产后半年内避免高强度负重训练或跳跃运动,防止盆底肌压力增大。
3.配合呼吸:所有动作均需配合自然呼吸,避免屏气导致腹压升高。
4.循序渐进:从低强度开始,逐步增加训练量与负荷,每周记录恢复进展。
黄金恢复期:
产后24小时至1个月为黄金修复期,重点进行盆底肌与腹直肌的基础训练;3-6个月为理想恢复期,可加入综合体能训练,重塑体态功能。
盆底肌恢复需长期坚持,建议结合专业指导制定个性化方案。同时,保持积极心态与充足休息,方能实现盆底肌力量与生活质量的双重提升。
上一篇:产后饮食如何配合妈妈的康复训练
下一篇:产后盆底肌修复的必要性及盆底肌损伤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