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行业新闻

新闻动态

联系我们

华域医疗科技(武汉)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13628688034
客服QQ:3614418248
地 址: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SBI光谷创业街1栋501

产后骨盆修复和盆底肌修复,原来如此重要!

来源:admin浏览量:发布时间:2022-01-20返回上级

       妈妈们是否也有这样的烦恼,产后总是hold不住自己的膀胱,最怕咳嗽。减肥好久依然是"小腹婆”,连性福指数也在直降…没错,大约四成以上的新妈妈产后都曾遭遇过骨盆松弛烦恼。

  女性怀孕和生产时,骨盆都会被撑大撑宽或耻骨分离,恢复不良不仅可导致胯部增宽、大屁股、O型腿等体形变化,还会导致子宫下垂、阴道松驰、尿失禁等诸多妇科疾患。


  骨盆修复是指产后胯骨变宽,韧带松弛,为了让骨盆收紧到理想状态,韧带恢复到之前一定坚韧的程度,所做的修复运动。(由于产后2个月左右身体恢复,所以需要在产后2个月内完成产后骨盆修复)


  产后骨盆怎么修复?


  不仅需要运动,还需要外在辅助,比如骨盆带,不管剖腹产还是顺产,产后及时使用骨盆带能够有效的把骨盆紧收在一起,帮助骨盆修复。


  产后骨盆修复运动如下图示:


  妊娠和分娩,是个特殊的生理过程。十月怀胎,不论准妈妈是顺产还是剖宫产,分娩的过程中,盆底肌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。此外,若是孕期或分娩时存在异常情况,例如胎儿过大、孕妇体重过甚、产程过长、难产、多次分娩等状况的发生,则会加重女性的盆底肌肉受损的严重程度。因此,若不注意及时修复受损的盆底肌肉,容易在日后引致疾病。


  女性的盆底主要是由肌肉和筋膜组成的。盆底就像吊床一样,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、子宫、直肠等盆腔器官,维持我们的排尿动作、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。


  然而,正常人在妊娠、分娩的过程中,盆底肌肉又进一步受到胎儿的挤压和撕扯,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,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。也就是说肌肉的弹性变差了,弹力不足了,盆腔内的器官无法固定在正常位置,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,如大小便失禁、盆底脏器脱垂等。


  盆底损伤轻者表现为阴道松弛、性生活不满意或小腹坠胀、尿频、便秘等不适,重者可出现尿失禁、子宫脱垂、膀胱脱垂、直肠脱垂等疾病,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,甚至造成家庭不和谐。另外,肥胖、慢性咳嗽、便秘、雌激素下降、泌尿生殖感染等也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。


  盆底肌锻炼方法:


  产后妈妈可以在家做简单的锻炼


  产后42天是盆底修复最佳时机


  产后42天是盆底修复最佳时机,这一阶段的妈妈进行常规盆底肌肉训练,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,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,并增强阴道紧缩度,提高性生活质量,同时有利于预防、治疗尿失禁、子宫及盆腔脏器脱垂等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发生。生物反馈治疗是近年来国内引进的有效防治及治疗手段。